恒运资本配资 负面清单持续“瘦身” 有效激发市场活力
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会同商务部、市场监管总局发布《市场准入负面清单(2025年版)》(以下简称《清单(2025年版)》),清单事项数量由2022年版的117项缩减至106项,市场准入限制进一步放宽,市场准入管理更加优化,市场准入制度建设取得新的重要成果。
当前,更好推动“非禁即入”模式落地生根,有利于鼓励社会资本尤其是民间投资积极性,能够促进科技创新与产业良性竞争。国家发展改革委经济研究所副所长郭丽岩表示,“非禁即入”这种管理模式,能够最大限度缩短企业进入市场的时间,降低企业在市场准入环节的制度性交易成本,是一项让企业有获得感的标志性改革举措。
有序放宽市场准入限制
为确保市场准入负面清单是一张有用的“活清单”,对企业而言真正能够管用、好用,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从全面实施伊始就设置了动态调整机制。
清单越来越短、市场活力越来越足。《金融时报》记者了解到,全国版市场准入负面清单于2019年、2020年、2022年、2025年进行了四次修订,事项数量由2018年版的151项缩减至2025年版的106项恒运资本配资,压减比例约30%,进一步降低了市场准入环节的交易成本。
国家发展改革委有关负责人表示,一大批行业准入限制得以放宽,各类经营主体都能看得见、摸得着、进得去,“宽准入”红利切实赋能经济社会发展,做到了“清单越缩越短、市场越放越活”。
谈及《清单(2025年版)》具体的准入措施调整情况,国家发展改革委有关负责人表示,在降低准入门槛、激发市场活力方面,《清单(2025年版)》直接删除了一批全国性措施。如公章刻制业由许可制改为备案制,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专用产品销售业务改革为基于强制性国家标准的检测认证制度。部分放开了一批全国性措施。如取消电视剧制作单位设立、药品批发零售企业筹建、药品和医疗器械互联网信息服务、医疗机构使用放射性药品(一、二类)、试办新型电信业务、林木种子进口、增值税发票印制等管理措施,相关领域保持必要市场准入管理,但准入环节更加精简。
依法规范重点领域准入
在推进“宽准入”的同时,新一版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坚决守住“管得住”的底线,不仅及时有效地将涉及新业态新领域准入、重大安全等领域的增设措施纳入清单,而且还充分考虑到“能管好”的现实需要,真正体现了“管得住”是底线、“管得好”是水平的理念。
“将相关举措纳入负面清单,不仅有利于切实保障各方的合法权益,而且有利于推动高水平安全与高质量发展良性互动。”国家发展改革委经济研究所企业与创业室副主任张铭慎表示。
其中,低空经济安全健康发展离不开无人驾驶航空器的安全运营,此次修订依据2024年实施的《无人驾驶航空器飞行管理暂行条例》规定,将“民用无人驾驶航空器运营合格证审批(微型无人驾驶航空器除外)”纳入负面清单。同时,新一版市场准入负面清单根据《法律、行政法规、国务院决定设定的行政许可事项清单》,依法依规将非经营性互联网信息服务从“备案”调整为“核准”,将电子烟等新型烟草制品的生产、批复、零售相关审批纳入清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和《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规范医药和医疗器械网络销售准入条件。
为维护重要领域重点安全,新一版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对涉及金融安全、生产安全、国家安全等领域进行了明确。张铭慎表示,如为了进一步规范金融监管,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期货和衍生品法》,新一版清单明确非金融机构、不从事金融活动的企业,在注册名称和经营范围中不得使用“期货公司”等字样,落实了未经有关机构核准,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设立或者变相设立期货公司,经营或者变相经营期货经纪业务、期货交易咨询业务的有关规定。
优化新业态新领域市场准入环境
一些新业态新领域没有直接纳入负面清单管理,但企业想“入行”实际会遇到很多困难。对此,国家发展改革委有关负责人表示,新业态新领域往往处在快速发展期,创新主体多元、技术迭代迅速、发展路径多变,难以用行政审批的传统准入方式进行管理,同时,企业又容易遇到要素保障、标准制定、市场监管、场景开放等方面的制度供给短板,难以进入市场,需要探索更具柔性和韧性的准入管理模式,开展体系性准入机制设计,全面优化市场准入环境。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作出了“优化新业态新领域市场准入环境”的重大部署。近年来,国家发展改革委会同商务部、市场监管总局等有关部门,以放宽市场准入特别措施为政策载体,先后在海南、深圳、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广州南沙新区等地,谋划推出了一批体系性、突破性较强的政策举措,在航空航天、生物医药、新型能源、信息安全、智慧交通等领域取得一系标志性成果。例如,支持海南组建全国首个商业航天发射场,打破我国商业航天“发射难”堵点卡点;支持深圳建立全国首个电子元器件和集成电路国际交易平台,打通供应链和产业链融合渠道;支持安徽合肥、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广州南沙新区构建海陆空全空间无人体系准入标准,有力破除运营体制、空域规划、数据安全、场景开放等障碍。
国家发展改革委有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继续加大改革创新力度,从两个方面把优化新业态新领域市场准入环境的部署要求落到实处。一方面,强化重点突破,完善监管模式。聚焦重要领域、重点行业恒运资本配资,充分挖掘场景开放创新需求,谋划推出具有引领性、示范性、带动性的超级场景,加快形成“技术突破—场景验证—产业应用—创新生态”正向循环,推动新产业(300832)新模式新动能发展。另一方面,强化试点建设,加快升级迭代。围绕战略性新兴产业、未来产业重点领域和重大生产力布局,选择重点地区开展放宽市场准入试点,分批制定和推出新的放宽市场准入特别措施。推动试点相对成熟的已有特别措施增点扩面、体系迭代,适时上升为全国层面制度性成果,推动市场准入负面清单事项进一步精简优化。
茂林资管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